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发布日期:2023-03-29 09:56 来源:芜湖市司法局 作者:许旭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依法行政办的有力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监督下,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和良好成效,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更加全面有力强化顶层设计,印发《芜湖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召开2022年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科学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突出法治标杆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芜湖市依法兑现公共政策、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成功上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南陵县作为安徽省唯一县区级政府入选国家级示范地区。有效发挥法治督察促进作用,制定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和指引清单,列出78项具体工作举措,切实把问题整改转变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水平的有效推力。全面提升“关键少数”法治素养,规范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中述法,成功举办“2022年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芜湖建设专题研讨班”。制定年度市政府党组学法计划,举办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暨学法用法专题讲座,全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法12次。创新打造“线上 线下”学习模式,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芜湖”主题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引领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迈进。

(二)政府依法全面履职更加优质便捷。全力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机构,持续推进以权责清单为主干、以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等关联清单为支撑的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围绕推动基层减负,全面推开优化镇街权责清单厘清县乡两级职责边界工作,镇权责事项精简69.6%,街道权责事项精简59.6%,镇街职责事项总体平均精简约27.5%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市办理涉及告知承诺制事项共163664件。针对53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组织起草《芜湖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芜湖市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工作方案》,集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等十项清单行动,以最严的作风推进营商环境“大起底”专项工作,91个营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办结。全面推深做实1%工作法,建设“1 9 n”企业服务体系,畅通企业交流平台,搭建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目前已上线政策917项,累计兑付资金22.98亿元。

(三)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时期立法规划、年度规章制定计划等事项。围绕营商环境、公共管理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制定修改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河道、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聚焦实践问题和立法需求,健全完善立法征求意见、论证评估、风险防范等机制,不断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在全市设立12个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聘任19名行政立法咨询员,有效吸纳基层群众和专家意见建议。组建芜湖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智库,设立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7个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上线运行“芜湖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库”,集中公开全市各级行政规范性文件1579件,并严格落实动态清理机制制定公布市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年开展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321件,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事项、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率100%。强化备案审查职责,按规定报备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50件,准予备案登记51件

(四)政府综合执法行为更加公正规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整合行政执法职责和队伍。探索建立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的基层执法工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以重点领域为抓手,加强“轻微免罚”“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建设,全面实施柔性执法。印发《芜湖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强化年活动,深入开展“净网”“护苗”等各类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方法,创新交通说服教育型、城管劝导示范型、公安警示告诫型、环保指导约谈型、文化服务引导型、农业以案释法型等特色执法方式。南陵县首创城管执法“三色单”制度,“绿单”占比62.2%,行政执法质效有力提高。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举行2022年度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芜湖考区),全市各级行政执法单位共720人参考,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推进省级行政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应用,组织专项培训,全市各级执法单位共录入执法行为、执法依据等数万条信息。

(五)政府依法治理体系更加统筹高效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印发《芜湖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范组织指挥体系,细化防范应对措施,持续推进重大疫情应急救治和公共应急卫生体系建设,紧盯危险化学品等9类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风险,不断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应急指挥体系,提高监测预警和依法处置能力。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重点群体、敏感领域矛盾化解,全市各级调解组织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146件,调解成功率99.25%。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专家门诊”“智能公共法律”等优质服务事项,设置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12个,引驻服务内容101项,月均受理公共法律服务案件1000余件。全市建成“百姓评理说事点”902个,共评定“法律明白人”7928名,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畅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浓厚法治建设氛围,创新实施普法依法治理“一地一品”工程,开展“书香芜湖•法润江城”普法进书房活动。印发《芜湖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实施办法(试行)》,推动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

(六)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更加透明规范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印发《芜湖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全市各级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70件,受理432件,审结400件(含上期结转),通过撤销、责令履行、确认违法等方式直接纠错70件,纠错率17.5%。健全完善出庭应诉长效机制,制定《芜湖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建立工作联系、分级约谈和督察考核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年保持100%。支持检察机关对违法行政行为的监督。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监督作用,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09个,提出审计建议976条,通过“绿黄红白”四色管理强化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升级改造全省首个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信息系统,构建招商引资合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实现政府行政合同内容及履行情况均可全程在线动态实时监管。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和政务失信记录制度,将失信信息纳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全市归集信用数据22.3亿条,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稳居全国前列。

(七)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更加科学智慧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推进“一屏通办”改革,首创“5g 无线专网 政务服务”模式,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线上实现市、县、镇、村“一张网”,发布事项74507个;线下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年共受理171件,办结率100%。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组织开展高频数据集中汇聚,发布全省首个数据资源“一目录三清单”,归集省市226个单位、2208大类的基础数据,沉淀51.4亿条数据,建成19个专题库。制作电子证照513类共3312万张,推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云签、电子档案等在各类服务领域应用。创新实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将行业准入涉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行业综合许可证明,打造市场主体办事“网购级体验”。不断完善“互联网 监管”系统功能,监管行为覆盖率超过80%。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一年来,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效,但对照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期望,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法治建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待加强,部分领域业务工作和法治建设融合度不高;依法行政制度供给前瞻性不足,区域协同立法开展不够;执法层面仍然存在基层法治队伍力量薄弱、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监管难度大、全面系统的执法监督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市将以实施《芜湖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为主线,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责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细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责任清单,扎实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及评价体系。

二是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积极组织全市各地各部门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持续擦亮全国以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金字招牌”,加强示范创建项目和亮点工作的总结宣传、跟踪评估、支持保障

三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开展政务服务网办事项“可办、好办”自查体检活动,规范实施清单要素内容。聚焦“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重点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各类线上线下场景互认。大力推进数据赋能政务服务“一件事”。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持续深化“全市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

四是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深做实1%工作法,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畅聊早餐会”等为支撑的服务体系优势,定期研究解决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会商、集中调度、集中攻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是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责任倒查机制。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专项行动,精细化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有温度的执法”。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到位,加强复议队伍建设,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深化行政应诉工作,加强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信息互通、沟通联络、行政纾解等机制,有效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效。

六是进一步增强法治为民水平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常态化实施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大格局,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深化“八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七是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保障持续加强市、县法治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提升全体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依托法治建设研究院,充分挖掘发挥高等学校与行政机关各自优势特点,加强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法治建设领域合作项目,不断加强法治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保障。